欢迎进入www.248365365.com/!
?

上半年长沙经济运行稳中向好

文章来源:www.248365365.com/    时间:2015-07-22 10:55:0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   今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上下按照“稳住、调优、进好”的要求,及早谋划,精准施策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主要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,二季度以来出现稳中向好态势。

  一、运行情况  一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6.32亿元,同比增长9.6%,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.6个百分点;其中第一、二、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.81亿元、2097.61亿元和1644.90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3.9%、8.6%和11.5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.1%、51.1%和47.8%。与此同时,物价保持低位运行、就业保持稳定,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.04万人,完成进度的58.6%;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.9,显示社会环境保持总体稳定。

 

 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一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。上半年,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44.90亿元,同比增长11.5%,高于GDP增速1.9个百分,而去年同期第三产业增速则低于GDP增速0.7个百分点。二是工业转型升级加快。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0%,呈现企稳回升态势,烟花、食品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,电子设备制造业、有色金属加工业、医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同比分别增长22.1%、20.6%和16.1%,增速在工业各行业中处于领先,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;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.4%,同比提升1.4个百分点,产业发展呈现出二、三产业实现了协同增长、协同拉动的格局。三是财税质量稳步提升。上半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.9%,同比提升0.5个百分点。

  三是关联指标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全社会用电量达115.4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0%,比一季度提升3.3个百分点。其中工业用电量45.62亿千瓦时,增长15.1%,比一季度提升0.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用电量29.7亿千瓦时,增长8.2%,比一季度提升4.3个百分点。全社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达216.52亿吨公里,同比增长7.1%,比一季度提升3.3个百分点。用电量、运输周转量等指标的较快增长,说明全市经济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的合理区间。

  四是需求支撑较为明显。一是投资增长较快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.75亿元,同比增长16.6%,呈现逐月加快态势。政府投资作用突出,一批政府主导的投资量大、带动作用明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,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,上半年共完成投资603.80亿元,增长33.8%;重点项目稳步推进,全市在建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15个,同比增长29.7%,完成投资额达876.93亿元,同比增长43.2%,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2.1%。二是消费市场平稳增长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0.02亿元,增长12.2%。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,主要商品平稳增长,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,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.3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.4%和18.1%;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5.7%,比一季度加快32.6个百分点,对相关商品消费起到了带动作用。三是出口增长较快。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82.69亿元,同比增长14.9%,其中出口额达281.47亿元,同比增长24.1%。

  五是金融支撑力度加大。近年来,金融业保持了较快增长,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,成为了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。上半年,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4.78亿元,同比增长19.1%,增速同比提升7.7个百分点;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0.1%,同比提高3.8个百分点。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542.31亿元,比年初增加1779.99亿元,同比增长19.3%,增速提升2.2个百分点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1691.31亿元,同比增长13.9%,其中中长期新增贷款8697.27亿元,同比增长14.8%,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撑较为明显。

  六是民生支出较快增长。上半年,全市财政总收入达595.95亿元,同比增长11.0%,完成全年进度的53.5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.29亿元,增长14.4%,其中税收收入242.46亿元,增长4.8%;非税收入141.84亿元,增长38.5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1.17亿元,增长16.4%,其中教育、医疗卫生、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较快增长。教育支出64.06亿元,增长29.5%;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.72亿元,增长23.8%;城乡社区支出125.59亿元,增长36.9%。

  二、主要问题 

  经济发展“新常态”下,增长的动力系统面临调整转换,传统动力明显减弱与新兴动力不断孕育并存,但新的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乏力,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不少。

  一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。今年以来,全市规模工业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,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增速低于GDP增速0.6个百分点,也低于全年增长目标2.5个百分点,预计下半年增长难有大幅度提升。当前作为长沙工业的支撑点工程机械、烟草制品等两大主导产业生产形势不乐观,工业机器人、移动互联网、住宅工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规模不大、贡献不强,加之去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年走势呈现U型,二季度和三季度为全年低点,预计随着基数的增长,增速提升的难度将有所增加,由于工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比大,工业经济低速运行对全市经济增长影响较大。

  二是实体经济运行依然困难。企业发展环境偏紧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,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以及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,长沙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36个月下降,6月全市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3.2%,持续低位运行,反映当前市场需求依然偏弱。5月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达9.8%,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速持续在30%左右高位运行,显示企业生产中依然面临较大困难。

  三是部分行业增长面临不确定。从GDP核算角度看,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较快增长,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业、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,主要体现在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、金融存贷款余额以及公共财税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的较快增长。总体上分析,这些指标的较快增长与全市部分保障性住房销售、近期股市剧烈波动等因素相关,未来随着这些偶然因素的较少,拉动作用将趋于减弱。

  三、走势判断  当前,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错综复杂,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,经济既有增长动力,又有下行压力。

 

  从全国看,回落中趋稳向好。今年以来,全国经济运行平稳,但总体上低位运行,多项指标增速创近年来新低;近期随着国家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,经济出现回稳迹象。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、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持续回升,投资和消费环比止跌回升,PMI指数逐月提升,显示实体经济扩张趋势有所加快。预计随着前期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和改革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,后阶段有望延续近期的好转态势。

  从各地看,调整中分化加剧。5月数据显示,省会城市增速继续回落,调整分化态势更加明显,多数指标呈现涨跌互现现象,除GDP外的主要经济指标,部分城市出现负增长,但增速提升的城市也不少。从工业看,中部地区的合肥规模工业增速(12.5%)比东北地区的沈阳(-4.9%)高出近20个百分点。从投资看,东北地区投资增速仍然较低,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情况稍好但也不乐观,主要体现在工业投资增速偏低、回落幅度较大。从房地产看,上半年成交量明显复苏,一、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回暖,中西部地区则仍在调整,总体呈现“量升价稳”特征。从出口看,中西部地区受到冲击较小,而东部地区受冲击较大。在本轮分化调整中,长沙两型化的发展理念、更加稳定的需求动力和相对内向型的经济结构,形势总体好于其他省会城市。

  从全市看,平稳中有喜有忧。虽然全市经济运行平稳,二季度以来呈现企稳向好态势,但主要指标增速总体偏低,有利与不利因素交织,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必须主动着力:一方面,服务业发展态势较好,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较为明显,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出现企稳态势,内需支撑作用依然明显,用电量、周转量、金融存贷等相关指标运行向好,加之国家政策层面支撑有力,市委、市政府强力推进拆违控违、棚户区改造等中心工作,优化了发展环境、扩展了发展空间、增强了发展信心。另一方面,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,股市大幅震荡以及楼市继续调整,上半年以来支撑三产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有所弱化;当前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持续回落,企业经营运转比较艰难,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,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。综合各方面情况,预计长沙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在省会城市保持领先,但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仍需努力。

  四、对策建议  面对当前“稳增长”的巨大压力,要坚定发展定力,妥善处理好“稳增长”与“调结构”的关系,通过抓项目、稳投资、促消费来稳增长,通过抓改革创新来增活力,充分发挥好“双引擎”作用,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稳定性、协调性和可持续性。

 

  一是要坚定发展信心。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,我们在正视困难的同时,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运行的有利因素,具有韧性强、机遇好、实力足等特点。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,长沙经济抗压能力进一步凸显,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一直高于全国、全省水平,增速处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;中央近期制定和发布实施的“一带一路”战略、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、国家加快湘江新区建设是长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机遇,把握好这些重大战略机遇,长沙经济的发展空间将得到大幅拓展;要坚定市场主体信心,积极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,深化企业帮扶,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。积极引导实体经济对接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,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“长江经济带”“长江中游城市群”发展机遇,推动企业抱团发展,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新动力。

  二是继续发挥内需的关键性作用。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局面,要多管齐下、多策并举,加大投入力度。要选准投资和项目建设方向,结合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中游城市群、湘江新区以及新型城镇化试点等国家重大战略,加快谋划一批具有长期效益的投资项目,积极抓好项目谋划、落地和开工。要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为核心,认真落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各项政策,多渠道促进增收,增强群众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,多策并举扩大居民传统消费,培育消费热点,激发消费活力、挖掘消费潜力。

  三是从创新中谋求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。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,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关键又在于创新,通过创新来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,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环节。要充分利用长沙科教资源优势,加大科技投入,加大技术开发力度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要通过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,提高资源配置效率。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,谋划好创新的方向,统筹好创新资源,创造好创新环境,真正形成“大众创新、万众创业”的良好局面。新充分发挥好电子商务、新型城镇化、新区建设等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动力的引领示范作用,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。

  四是从深化改革中要红利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,务求取得实效。要进一步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简政放权,增加市场主体活力。要加快户籍制度、教育制度、城乡社会养老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,加大城乡统筹力度,增强社会公众的消费信心,充分释放内需。要努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,促进中小企业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;要加强对改革任务实施过程的跟踪,严格问责机制,特别是对行政审批下放和取消事项要加大巡查力度,严禁“明放暗不放”,促进各项改革取得扎实进展。

?